东沙

归属:盐城旅游景点 点击:0 

盛夏七月,在大海阳光、空气、绿波、银滩和渔歌的诱惑下,笔者又一次登上赶海的渔船穿行于东沙的浪尖涛谷间,所见所闻,令人感奋。

东沙位于北纬32°55′-33°18′,东经121°00′-121°20′之间,总面积81790公顷(相当于122万亩)。因其地处东台海域近百个沙洲东端而得此名。潮落成滩,潮涨成海的东沙,成陆之快,堪称世界之最。

东沙海域毗邻苦水洋,潮波上行距离很近,每日排山倒海般的强潮波形成了震天动地、节奏明快的惊涛声。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的赶海人对这无眠无休的浪涛声情有独钟,说是大海恩赐给海洋生物的“催产曲”。由于东沙海底水道密布,浮游生物丰富,且水温适中,每年3月开港汛之后至金秋10月,上百种鱼、虾、蟹、贝等近海底栖动物都相约来此在沙洲的涛声浪窝里产卵育肥。在风平浪静的小潮期间,你若乘舟游览一番东沙海面,那一层层、一片片、一群群新生的小生灵争相依偎在“鱼妈妈”、“蟹妈妈”、“虾妈妈”身旁撒欢的情景定会让你雀跃欢呼。这一海域的3月红虾汛;4月梅头、凤尾汛;5月鳓鱼、马鲛汛;6月鲳鱼、黄菇汛;7月美鱼、梭子蟹汛;8月海蜇汛;9月梭子鱼汛;10月秋板鱼汛,多少年来,曾让一艘艘渔船满载而归,曾使一户户渔民钱袋鼓鼓。特别是这一沙洲海域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水中软黄金——中华鳗”主产区和“水中大熊猫——中华鲟”的保护区。

穿行东沙,令人兴奋的是能够亲耳聆听海涛与海鸟相融动听的欢唱声,亲眼目睹海鸟与海涛相拥兴舞的美动作。以滩为“家”,与涛为伴的现存的200多种鸟类,成千上万只海鸟亲密无间、和睦友好地生活在该岛上。当涛声响起之时,它们便纷纷展翅高翔;当涛声停息之后,它们又结伴进滩觅食。生活得是那样充实,又是那样悠闲。海岛大家族中的黑嘴鸥是世界珍稀海鸟,受到人们的特别关爱和保护。然而,黑嘴鸥从不自傲,从不撒娇,从不软弱,她们喜欢与惊涛骇浪亲吻;她们喜欢与大风暴雨拼搏,她们喜欢与彩云帆影同行。尤其在险浪涛谷间的俯冲、猎物和跃升等高难度的连贯动作,更是其它海鸟所望尘莫及的。“黑嘴鸥还是我们打渔人的信息使者。从它发出的不同鸣叫声中,我们能够知晓天气的变化、潮汛的大小以及来潮的急缓、强弱。”渔民们坐在船头甲板上争相夸赞起朝夕相处的黑嘴鸥。年少时,曾在东沙劳作过的台胞王益宝,去年回?港探亲时,曾动情地讲到,在台湾岛海边,每当看到那来来往往的鸥鸟时,思乡之情越发浓烈。台海的惊涛挡不住海鸟的往返,更挡不住骨肉思统的心愿。

涛声滔滔,涛声悠悠。东沙的涛声似歌又似梦。有情有意的涛声曾带给一代又一代赶海人网网鱼虾多、汛汛收成好的丰收喜讯;无情无意的涛声又曾捎给赶海人家中妻儿老小凄惨滴血的噩耗。据统计,从1925年至1980年的55年间,在东沙以及毗邻的周边海域,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共发生海难事故45起,魂归大海人员219人。

激扬的涛声呼唤着科学利用、善待保护的渴求。早在1979年,为了研究东沙成岛的原因以及该地区地质、地貌、潮汐、气象、生物和环境等学科,就建成了东沙平台观测站,开展了不间断科研工作,为建设“海上苏东”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资料。

远古的东沙,年轻的东沙,她因涛声而激情;她因涛声而震撼;她因涛声而壮美。她奉献给人们一支读不完、唱不完、听不完的闹海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