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旅游 户外 地图
查看: 3930|回复: 0

世界奇观----漳州火山地质公园

[复制链接]

0

主题

1

回帖

1

积分

驴驹

积分
1
QQ
发表于 2006-6-16 19: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漳州火山一扇神奇的地球天窗

大海无休止地潮涨潮落。

远远看去,这里的海岸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当你慢慢走近时,你会感到,仿佛突然来到了一个十分奇异的境地。

这是一处古老火山留下的遗迹,其独特不仅为中国仅有,在世界上也极为可贵。
漳州火山遗迹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南端,福建省的漳浦县和龙海县境内,总面积有300多平方公里,它包括陆地的滨海地段,以及海中的二座火山岛。

大约在距今2000多万年至1500多万年之间,这个地方是一个恐怖地带。

-1-

地质学者们有句顺口溜:中国古火山,北有五大莲池,南有牛头山,可见其在学者们眼中的地位。火山的中心喷口就在这潮间带上,直径不过30多米。这是一次次火山喷发后凝固的岩浆。

火山喷出的岩浆堆积成了高高的围岩。而在围岩的内圈,出现了一根根整齐排列的石头柱子,像是专门有人摆布过。这种奇特的火山现象,地质学上称为玄武岩柱状节理。

一根根的石柱层层排列,十分规整有序,石柱或长或短,其粗细却惊人的统一,粗的直径都在50到60厘米,细的均在30至40厘米,每100平方米有800柱,总共有近2万柱,柱体一律呈40至60度的倾角,这种柱阵式火山筒为国内仅见———然而,它是怎么形成的?往下的探索,我们还将遇到更令人惊讶的奇观。

与中国其它火山口相比,牛头山火山口犹如一个精致的火山盆景,而且保存的十分完美,是地球上难得的一个古火山地貌珍品。

在牛头山火山口一侧的海滩上,出现了一片整齐的石蛋滩,有人以为是火山弹,其实不然,所谓火山弹,是火山喷发射入空中的柔性岩浆物质,在空气中快速冷凝而成,而这片石蛋滩完全是海浪和海沙的冲刷所形成。

这形如西瓜的造型,仅此一处,十分罕见,它透露了火山地质运动的另一个信息。很显然,火山遗迹有相当部分留在了海底,然而这并非海底火山,地质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漳州火山完全是陆地火山,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

-2-

在漳浦和东山县海域,海民们的海网不断地从海底捞出数以千计的水鹿、水牛、东方剑齿象等古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化石距今约有一万年左右,这些动物怎么可能生活在海底?

在离火山遗迹不远的漳浦赤湖镇海滨,1999年一场罕见的强台风过后,人们在被巨浪冲开的土层下,惊奇的发现了一片古森林遗迹,遗址中有水杉、水松、紫楠等8个树种。属亚热带被子植物种群,经专家鉴定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毫无疑问,眼前曾经生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亚热带森林。

这个地方究竟都发生了什么?

我们的地球曾经经历了几次冰期,那时的陆地覆盖着厚厚的冰雪,由于冰层中固结了大量的水分,致使海平面比现今要低100多米。这时的台湾与大陆之间,还是一片丘陵起伏的陆地。

直到一万年前,地球最后一次冰期结束,气候渐渐变暖,消融的冰雪使海平面缓缓上升,最终把这里的火山、森林和动物一齐吞没。海水一方面把火山淹没了,但同时又把火山被泥土覆盖的陆地部分冲蚀了开来,古老的秘密这才又重见天日。层次分明的岩层清楚地表明了这里曾经是一个火山十分活跃的地区,据地质学者们的考察研究,漳州火山至少有过8次以上的喷发。

裸露的岩层上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它是不同时期的火山喷发、从不同深部所带出的不同化学成份的岩浆。不难想象在我们的脚下深处藏着一个多么丰富多彩的世界。

-3-

在漳洲火山地貌中,随处可见一片片大大小小十分平整的岩石台地,地质学上称之为熔岩湖,其由来是不断喷涌的玄武岩熔浆,成流体半流体状大面积缓缓漫流,犹如微波荡漾的湖水。冷却后凝固成了平台状,熔岩湖的形成,很能反映玄武岩浆的特性。

在凝固的熔岩湖面上,最后淌流的一股岩浆仿佛仍让人感受到炽热的气息。这堵不起眼的石墙,高出地面不到一米,而他在地下至少有70公里高。

打开这里岩石的户籍,我们看到,最早来到地表的还是花岗岩,年长日久的风化作用,使它出落的更加神奇,花岗岩虽然是一种熔岩的结晶体,但是与火山无关,而玄武岩则是在其后,借助地下通道,乘虚而出的一名暴发户。

在坚硬的花岗岩中,我们仍能感受到玄武岩浆的运动。不甘埋没的玄武岩浆,总是在寻找机会出头露面。福建省有13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火山为何偏偏选择这不到100公里长的地段展露峥嵘。地球有一层厚厚的坚硬外壳但并非铁板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组而成。

这些石头象鱼鳞一样,当地人把这里称为鱼鳞石坑,其实这和我们在牛头山所见一样,都是柱状玄武岩,而人们在这里只看到了一根根石柱子的顶端。

在鱼鳞石坑的附近,雨水为我们解剖开了一个侧面,然而,我们也仅仅能看到出露的一小部分。在它的背面,我们能看到的更多一些。这是一个早年获准开采的矿区。

玄武岩是一种矿产,其本身除了可用作优良的耐磨耐酸原料外,还可作装饰等用材,玄武岩的气孔中往往充填有铜、钴、冰川石等有用矿石,而经风化的玄武土可形成一种很有价值的铝土矿,我国首次发现的三水型铝土矿就在这一带。

眼前的景像颇为壮观,然而,真正令人惊叹的景像我们还没有看到。

我们知道地球是由外壳,岩石圈、地幔、地核所组成,而地幔约占整个地球的十分之九,是一个由高温的硅酸盐矿物组成的厚层,玄武岩就是在这高温的地幔环境中形成的。

漳州火山的玄武岩来自地下70至130公里深的上地幔。当岩浆顺着火山通道上升的过程中,还成为一种载体、捕捉、携带出大量不同成份的物质。

-4-

火山可以毁灭一切,然而,人类的财富却又大量来自火山。

现在,我们该离开海岸了,海中的二座火山岛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探索目标。眼下的这座小岛叫林进屿,整座岛屿仅有0.16平方公里,海拔高高度为72.7米。

相传在明代万历年间,有位叫林进的学子,独自来到小岛专心苦读,之后一举登科,成为漳州的第一名状元,小岛因而被后人称为林进屿,当然,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林进并不明白他脚下的大学问。小岛暴露的侧面是中新世火山作用的一个代表剖面。

从顶端一直到底层,重重相叠的火山喷发堆积物,十分坦率地披露了一个信息:这座岛屿完全是由火山多次喷发的物质堆积所形成的。专家们考证,在距今2861万年到1541万年之间,林进屿间歇性地持续爆发过至少4次强烈的火山喷发。大陆海滨与林进屿近在咫尺,也堆集了大量的火山物质,那么,这个可观的火山口又在何处?

在林进屿东面这个小山头下的海边,明显有二个还剩下小半圈的火山喷口状岩壁。火山口有可能就在这附近的水下。探索小组多次下潜,但是豪无结果,在水下除了能看到近岸堆集的乱石外,都已被厚厚的泥沙所覆盖———小岛的形成毕竟是1500多万年前的事了。

在林进屿的火山地貌中,最典型的就是这一圈一圈,中间呈放射状的岩石圈,这在沿岸滨海地段也有分布,而在林进屿长仅此400米的海滩上,大大小小成串分布了16个,这就是罕见的火山喷气口群。火山喷气口与火山喷发口大不相同,它喷出的不是炽热的岩浆和碎屑物,而是滚烫的水蒸气。关于这种喷气口是否有根,学者们还存在着争议,他们的探索仍在继续。

这是一处构造十分典型、完美的火山喷气口,凹下的中心是喷口,四周呈放射状,最外圈是凸起的围岩。当岩浆遇到水形成气体喷出时,温度非常高,在喷气停止后,岩浆逐步冷却凝固,凝固的岩浆由于收缩产生均匀的开裂,从而就形成了放射状冷凝构造。

如果火山喷气口在喷气时,喷气口带出的物质较硬,抗风化能力强,喷气口中心就留下了这样高高突起的空心石柱。地质学称之为“喷气锥”。

在林进屿的火山地貌中,另一种现象也十分奇特有趣。这些石头怎么长满了疙瘩?又像一根根的铆钉。难道这也是火山所为?

这些石头上怎么又出现一圈圈的凹洞?像是有人特意凿出来似的。在一块岩石的剖面,我们看到了它的秘密。这些现象表明了这里的岩层含水量较多。岩浆,水和空气构成了火山运动变化的主要社会关系。

-5-

离开林进屿,我们将前往另一座火山岛。现在,最艰难,同时也是最诱人的探索开始了。

前方的这座小岛叫南碇岛,面积仅有0.07平方公里,最高处海拔51.5米,从资料上我们了解到,这是一座最为神奇的火山岛。我们先从岛的西面登上了顶端,小岛覆盖着厚厚的野草,早年修建的航标灯塔仍在指引着往来的航船。绿绿的野草下,藏着一个令人惊叹的火山奇观。

看来要想见识庐山真面目,必须登上岛的东面,但是无路可通,稍大点的船也无法靠近,只能用小舢板,乘着潮水进退的短暂间隙迅速登岸。

这真是一座令人不可思议的火山岛,在我们的脚下,周围,以及所能看到的地方,除了石头柱子还是石头柱子,难道就找不到一块其它的石头?

小岛还保持着原始的状态,随着我们的探索,壮观的景观不断在眼前展现。这时,我们突然感到,仿佛钻进了一片密密的石柱子的丛林中。

据初步测算,巴掌大的小岛至少有140万根玄武岩石柱,如此密集,巨大的玄武岩石柱群可谓世所罕见。

与漳州火山其它地方所见绝然不同的是,南碇岛全是清一色的柱状玄武岩,找不到任何一块其它类型的玄武岩石头,而且专家们还惊奇的发现,这里的柱状玄武岩极其单一、纯净,没有任何其它成份的岩石混入。

谁都不禁要问:火山的喷发是如何排列出这一根根的石柱子的?

这除了与岩浆喷出后冷却的速度,地形等有关外,主要是这种玄武岩为碱性橄榄玄武岩,它在形成融浆时,所含的化学成份均匀程度较高,当它喷出地面,在空气中冷却凝固的过程中,能够十分均匀地沿着中心等距离收缩,而各个收缩中心点之间,又形成了等距离的开裂,这样就形成了玄武岩石柱群。

南碇岛的玄武岩石柱大致成阶梯形向悬崖处分布。南碇岛的柱状玄武岩不仅极其发育,而且可谓是一个柱状玄武岩的大全世界,各种形态的柱状玄武岩,在这里几乎都能看到。

最为可观的是,岛上大片大片的悬崖峭壁全是由一排排高高悬挂的玄武岩石柱组成。悬崖的高度一般在20至50米之间,密集排列的石柱像凝固的瀑布,高高垂泻而下,令人不禁联想起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诗句。

然而,我们所看到的还全是小岛暴露的表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漳州火山地质公园欢迎您!!www.huoshandao.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驴窝户外网 ( 京ICP备05059162号 )

GMT+8, 2024-6-18 01: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