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求生的科学理论

时间: 2005-11-20 00:00:00 来源:  点击: 0

如果在寒冷季节落入水中,身体与低温水接触,体热消耗大,体温下降快,人很快就会处于低温状态。在浸泡于冷水中的初期,人体为避免热量过分消耗,会收缩皮肤表面的血管(以减少从血管传热到表面)并且发抖(以产生较多的体热)但浸泡时间一长,人体就不能保存和产生足够的热,体内温度开始下降。当下降到35℃以下时,体内各重要器官发生严重的功能失调状态,就会出现低温昏迷。当下降至31℃以下,人将失去知觉,肌肉不再发抖而开始僵硬,并且瞳孔扩大,心跳变得不规律而微弱。这是冷水浸泡死亡的主要原因。

人在冷水中生存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当时的水温、服装情况及浸水者的自救方法。

水温

大量研究表明,人体浸泡在不同水温中的耐受限度如下:在20℃水中,一般可存活80个小时。在15~20℃水可存活12个小时以上。水温10~15℃,多数人可存活6个小时。水温2~10℃,大部分人生存时间不会超过1小时。2℃以下,一般人只能耐受几分钟。由此可见,冷水浸泡时,水温越低,生存的时间越短。

皮下脂肪厚度

人体脂肪组织是很好的隔热体。皮肤血管受冷后收缩,加上皮下脂肪组成一个良好的隔热层,使人体表面形成一个防止热散失的“外壳”,以保证人体“核心”(主要的内脏器官)部分温度稳定,或减慢降温速度,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要求。因此,肥胖者的组织比消瘦者的隔热性能要好。

活动的强度

研究表明,在冷水中剧烈活动,会增加体热消耗速度,加速体温下降。当水温低于25℃时,游泳是不利的,不仅人体产生热多,散失的热也更多,而且由于活动时人体周围已被加热过的水层不断地流走,使人体与水的温差更大。

服装情况

过去一般认为,在水中少穿衣服有利于生存,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虽然浸泡在水里的服装隔热值很小但在防止体热方面有着惊人的效果。即使是日常的不防水服装,也能使体温少下降50~70%。在水温接近冰点时,服装就更有价值,可保持体温比周围的水温高4~5℃以上。救生衣的隔热效果更好。

水中姿势

在冷水浸泡时,头颈部的防护是极为重要的。头颈部是各种生理调节中枢的汇集处,虽然这个区域只占全身体表面积的7~8%,但对散热和体温调节作用很大。据研究,头部浸泡在冷水中,散热量高达全身代谢产热量的75%。散热最快的部位除了头颈以外,还有腋窝、体侧和腹股沟。如果在水中缩成一团,减少与水接触的体表面积,也可以减少体热的散失,延长生存时间。

在冷水中的自救措施主要是合理使用救生装备,在水中减少活动,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安静等,千方百计防止或减少体热散失。

穿抗浸服

飞行员、海员使用的抗浸服一般具有保暖性好、穿着舒适、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用特殊材料做成,具有很好的抗浸性。

对于一般的海上遇险者来说,如在下水前能穿上较厚的衣服,也能延长冷水浸泡者的生存时间,但最好能套上防水服。若水温低于10℃,必须戴上手套和穿上鞋子,使手脚血管扩张时体热散失量减到最小,以免在很冷的海水中皮肤冻结。

保持镇静

落入冷水中应利用救生衣或抓住的漂浮物,尽可能安静地漂浮,不要在水中游动。除非是为了接近附近的小船、求生伙伴、可攀附的漂浮物或不远的海岸线,才可考虑游泳。不必要的游动,会使身体与衣服之间的温水排出去,增加体热消耗。因此,在冷水中不论多么痛苦,最要紧的是应尽可能静止不动。

漂浮在冷水中必须设法保持清醒,不能入睡。要坚定获救的信心,振作精神,咬紧牙关坚持。坚持时间越长,获救机会就越大。

姿势正确

落入冷水后应尽量避免头颈部浸入冷水中,如果是飞行员不可将飞行帽去掉。除此以外,保护好双手也是相当重要的。

在水中采取的身体姿势对保存体热也是很重要的。最好的姿势是双腿并拢屈伸到胸部,两肘紧贴身旁,两臂交叉放在救生衣前面,尽可能少游动。如果与求生伙伴紧密聚在一起,使身体面积尽可能多的相互接触,也是一种减少体热消耗的好办法。

( 作者: 编辑:

推荐阅读

  • 国内最值得去的十大最美海岛点击:921 

    找一个美丽的海岛,带上自己的家人,带上亲爱的Ta,走在海边,吹着海风,看家人在身边嬉戏,恋人倚靠在你的身旁,向对方畅聊着悉日的平常,度过一个愉快的海岛假日,这大......

  • 中国分省行政区划图点击:3475 

    中国分省行政区划图...

  • 中国5A级旅游景区名单大全点击:279 

    5A是一套规范性标准化的质量等级评定体系,是目前全国旅游景区(点)最高评定标准。标准较4A级旅游景区更加注重人性化和细节化,更能反映出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普遍心理需......

  • 台湾省行政区划图点击:1884 

    台湾省行政区划图...